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五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将相和》教学设计2

《将相和》教学设计2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5日  字体:

  

《将相和》教学设计2
 
教学目标:

 

1、学习本课生字、新词,正确读写本课词语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 

2、了解时代背景,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,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。

 

3、能抓住人物的特点,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,培养逻辑思维能力。

 

4、引导学生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,感知人物形象,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

品质。

 

教学重难点:

 

重点:抓住人物的语言、动作、神态、心理活动,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。

 

难点:理解课文内容,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,以敌不畏强暴,机智勇敢,对朋友胸怀宽广,忍辱

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。

 

教学时数:3×40′

 

第一课时(略)

 

第二课时:

 

一、出示课题

 

二、课文背景

 

三、依据问题自读课文

 

1、题目中的“将”和“相”各指的是谁,你是怎样理解“和”字的。

 

2、本文共讲了几件事,给每件事起上一个法标题,想这三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?

 

3、文中共讲了几个人物,你是最喜欢哪个人物,说说自己的理由。

 

4、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,小组讨论解决。

 

四、交流

 

1、“将”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“相”指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2、这个故事发生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时候,主要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、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个故事。

 

3、因:       完璧归赵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渑池之会

 

       果:       负荆请罪

 

五、深入理解文章

 

1、负荆请罪,将相和好,从哪看出将相失和;

 

出示句子:“我廉颇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,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,就靠一张嘴,反而爬到我头上去

了,我碰见他,得给他个下不了台!”

 

A、读句子,想想廉颇说这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?

 

        嫉妒   不服气   心里窝火   一肚子不满

 

B、你是怎么知道的?  我廉颇赁战功,他蔺相如靠一张嘴反面爬到我头上去了,一个爬字,看出廉

颇极不服气不满。

 

C、你能把廉颇那种不服气,一肚子不满读出来吗?指名试读。

 

2、问题:蔺相如是不是真象廉颇说的就靠一张嘴?我们就来看故事完璧归赵,渑池之会。

 

A、第6节看出   “愿意”→挺身而出,很勇敢。“想了一会儿”想什么?想到底去不去吗?不是,

既能保璧,又不给秦国发兵的机会,真是胸有  成竹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如果……就……;如果……一定……→考虑周全,深谋远虑。

 

怎样才能把这几句读好呢?

 

B、第七节“只好”——说明没有它法,此行非蔺相如不可。

 

C、第8节

 

①这块和氏璧真的有“小毛病”吗?蔺相如这么说是为了什么?(取回和氏璧)。

 

朗读训练:蔺相如设计从秦王手中取回和氏璧,该怎么说秦王才相信呢?

 

        ②秦王听蔺相如这么一说,果然中计,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,说时迟,那时快,只见

蔺相如怎样?(抓住几个动词“捧、退、靠、站”→机智敏捷)

 

        ③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。现在,璧在我手里,您要是强逼

我,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”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秦王理屈?→绝口不提、捧、一边……一边。

 

蔺相如说这话时,除理直气壮外,还包含了怎样的情绪?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(人璧俱碎,大义凛然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蔺相如是不是真的要撞,为什么?(逼秦王就范,不是真的要撞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(秦王对璧爱不释手,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和氏璧被撞碎,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“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,要举行隆重的典礼,他才肯交出来”把间接连述改为直

接转述。蔺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?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1)造声势,让其他国家都知道此事。2)拖时间,派人把璧及时安全送回赵国。

 

       D、第9节于是派人把璧送回赵国→蔺做事果断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是凭一张嘴吗?是凭一张嘴,不又是靠一张嘴,唇枪舌剑,大智大勇

 

         结果:被封上大夫

 

      E、渑池之会上,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?秦王击缶后,为什么“不敢拿赵王怎么样?”

 

        “拼了”→不畏强暴,以命相拼

 

         结果:封为上卿,职位比廉颇高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渑池之会廉颇有功吗?有,但蔺相如以命相拼,维护了赵王和赵国的面子,蔺相如虽出入

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战场,但战斗同样惊心动魄,堪称一员猛将,看来廉颇的认识有偏颇,只想着

自己战功赫赫,闹情绪。

 

3、蔺相如知道廉颇要给他下不了台,如果你是蔺相如会怎样?

 

   A、你给我下不了台,我就给你下不了台,这样的结果会怎样?将相失和,赵国危矣。

 

   B、避让→顾全大局,将相和→赵国安矣。

 

4、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话后,就怎样做的?说明什么?

 

   勇于认错,知错就改→以国家利为重

 

   “和”→同心协力保卫赵国

 

5、文中共讲了几个人物,你最喜欢哪个人物,说说自己的理由。

 

6、总结全文,完善板书

 

板:  18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相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和

 

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↓

 

勇于认错       有勇有谋      以国家利益为重

 

知错就改       临危不惧      同心协力保卫越国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顾全大局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wunianji_490_22315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